发布日期:2024-05-08 来源:医保局 浏览次数: 字号 【大 中 小】
为不断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提升医保公共服务,荷花池街道行政审批局“荷”心聚力,坚持保常态、谋创新,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以群众需求为最大导向,在基层医保公共服务工作上积极实践与探索,力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、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。
一、明政策强联动,“用心”打造医保便民宣传平台。
1.加强政策解读,消除信息壁垒。借力多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、公区电子屏等,定期更新发布上级下发医保政策解读,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民众详细介绍政策内容、参保流程以及报销流程等,使政策解读更加生动直观,易于理解。
2.拓展宣传渠道,实现信息覆盖。线下宣传:在社区设立宣传栏,张贴医保政策海报;组织医保知识讲座,邀请专家现场解答民众疑问;结合社区活动摆设医保摊位,把医保宣传融入常态化活动。线上宣传:利用社交媒体、官方网站等线上平台发布医保政策信息,积极推广江苏医保云和常州医保小程序,方便民众随时随地查询医保信息。
3.开展互动活动,增强宣传效果。在宣传活动中发放医保政策问卷,了解民众对政策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,通过问卷结果分析,评估宣传效果,及时调整宣传策略。收集医保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,如成功报销案例、困难救助案例等,通过分享这些案例,让民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医保政策的实际效果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的意见箱,鼓励民众提出对医保政策的建议和意见,对于合理的建议和意见,及时采纳并反馈处理结果。
二、找精准优服务,“用情”守护医保生命全周期健康。
1.精准识别,确保公平。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建立辖区的医保信息库,对参保人员进行分类管理,确保医保政策红利能够惠及一老一小及特殊人群。与荷花池卫生服务中心对接接种疫苗新生儿名单,社区医保专员通过上门、电话等方式一对一宣传新生儿医保福利政策;对于低收入家庭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提供细致的上门关怀,除基本医疗外,向他们积极宣传“江苏医惠保”等补充医疗保险,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参保建议服务。
2.精准服务,提升体验。街道多方发力,充分利用人社上青年就业见习和劳动调解工作,窗口业务新增开户企业,摸排接触的企业情况,精准挖掘医保可扩面资源,督查不合规大小企业应保尽保。与经发局信息互通,针对辖区内有潜力新型企业,逐一了解,精准指导企业参保,例如大庙弄开街项目,组织一站式上门集中办理参保服务。建立企业跟踪服务机制,定期开展电话回访、上门培训等服务,进一步提高企业医疗保险政策和业务经办知晓率,全力提升新开办企业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满意度,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。
3.精准宣传,普及知识。医保政策的复杂性使得许多参保人员难以全面理解其内容,因此,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将医保政策“送上门”,提高参保人员的政策知晓率。例如,针对企业职工,多次召开小型政企座谈会,并带队“沉浸式”入企交流,点对点问需于企,深入了解企业用工形势及劳动保障情况等,在实现资源共用、信息共享的同时,也为企业送去政策红利;针对在校学生,积极联动学校资源,利用学校家长会的契机,进校宣传未成年人医保政策,以真实案例现身说法,引起家长共鸣;针对普通居民、灵活就业人员,结合社区党日活动,直达“家门口”,在健身广场、活动中心进行摆摊宣传、专题宣讲、面对面答疑解惑。
三、抓落实促升级,“用力”构建医保基层服务体系。
1.完善基层服务网络,提升服务可及性。积极构建“区--街道--社区”医保基层服务体系,上下三级联动,完善基层服务网络。通过街道15分钟医保服务圈、8个社区医保服务点、1个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常态化运行,积极采取优化服务网络、提升服务质量、简化办事流程等措施,让民众步行就能享受到便捷、不见面、高效的医保服务。
2.加强人员培训,提升服务能力。基层服务人员是医保政策的直接执行者,因此,街道积极响应区医保局号召,加强对基层服务人员的双向培训,组织社区到街道、街道到区办轮岗学习,区办下街道、街道下社区现场指导,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。同时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、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,激发基层服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动力。建立激励机制,鼓励基层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,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。
3.强化监督管理,确保服务质量。为确保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,街道服务大厅积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。对一线医保服务人员进行月度监管和考核,确保窗口服务质量。同时,建立奖惩机制,对表现优秀的服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,对存在问题的进行问责和处罚。通过定期巡查、专项检查等方式,对社区医保服务点工作进行“回头看”,确保对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。